Browsed by
Category: 生活

生活中的点点滴滴

体验小米全球上网功能

体验小米全球上网功能

以前手机相机太渣,有时候想拍个花花草草什么的,效果不好,感觉兴趣索然。于是动心想换个手机,拍拍路上的美景,假装一下生活也是极好的。作为多年华为手机的资深用户,我一直对华为手机很满意,这次也打算继续粉下去。不过自从家里老太太用上小米手机遥控电视后,我也被这个功能深深吸引住了。遗憾的是,华为手机居然没有红外遥控功能!

这年头不支持红外遥控功能的手机,都不是好手机。于是我毅然地买入了小米5X(据说拍人很美,从此可以拉高深圳宅男的颜值了)。不得不说这的确是部很好的手机,不仅遥控电视,还能遥控智能盒子、空调等诸多电器,我感觉自己躺在沙发上的时间都延长了很多。

时间多了自然就细细地研究了一下这个5X,无意中发现“系统工具”中有个“全球上网”。进去了解了一些细节,神器啊!简单点说,就是可以在海外上网(例如香港)。从技术的角度讲,大概是内置了虚拟SIM卡功能(不知道是不是eSIM),到当地就接入当地移动运营商网络,似乎是MVNO的概念。关键是资费便宜!新用户首单一天才一元!如果是漫游到香港的话,才5.5元一天!而且号称4G网络连接,无限流量!对比中国移动的”香港日套餐”,简直是良心价!

迫不及待地注册了新用户,享受一元的优惠价购买了一天的香港套餐。顺手翻了一下“常见问题”文档,该业务的支持机型中居然没有小米5X!赶紧联系了客服,客服咨询了TA的客服,答复是“不支持”。这实在是太让人沮丧了,不得已又退掉了套餐。

回头仔细看了文档,发现其他小米机型也不在其中,包括最新的小米6等,这实在有点匪夷所思。稍微调查了一下这种业务的技术原理,感觉5X作为双卡双待4G机型,应该是没有问题的,于是又重新订购一天香港套餐。不过“首单”的优惠没有了,只好订了5.5元一天的套餐。

订购好了不用立刻激活。到香港后,在“全球上网”中选择激活套餐即可,5X完全没问题!小米客服专业素养真是有待提高。

激活后会自动连接当地的合作运营商网络,每次都不是固定运营商,有时是“3”,有时是“联通(香港)”。不管是哪个运营商,都存在信号时好时坏的情况,甚至还有完全无信号的情况,推测是合作商网络覆盖的问题。我活动的区域是天水围、屯门一带,在香港算“荒郊野岭”。天水围是著名的“悲情城市”,而屯门基本上就是香港的“肛门”,运营商对当地的网络质量漠不关心,似乎可以理解。

在信号好的情况下,简单测试了一下速度,大约为400kb~800kb/s(说好的4G网呢?)。当然,如果只是上个网、聊个天什么的,这速度还是足够的。实际上,我试着用微信语音和深圳的亲友聊了几次,通话质量让人满意。考虑到我的应用场景不存在视频类的需求,我个人倒是对这速度没什么意见。

仔细研究了这个套餐后,在一行小字中发现了隐藏的坑:流量超过300M后,会降速到128kbps!好吧,我只能说大家对4G网、无限流量等概念有不同的理解。

对类似我这种偶尔来港短暂停留的人来说,保持与内地的联系是最重要的(微信显然比电话更重要),而且这个套餐的确便宜,可以接受,至少比中国移动的“香港日套餐”好多了。

苗生病了

苗生病了

一直发高烧,稳定在39~39.3度,出了很多汗,换了几身的衣服。在大热天发高烧是件烦人的事情,平时很活跃的苗就跟霜打了的叶子一样萎靡不振,让人看了心疼。

按照以往的经验,给苗服点小柴桂口服液,感觉效果不大。以往可以降点温,这次一直都没低于39度。晚上抱去医院看病,做了血项检查,除了中性粒细胞稍微有些高,其他方面都正常。医生判断是炎症,检查了扁桃体有些发红,但是苗也没有咳嗽或者喉咙疼的症状。

最后开了点头孢,回家吃了后,温度慢慢下来了,心里踏实了一些。

回想起来最近也没有给苗吃辛辣的食品,也没有去大太阳底下运动。唯一可能有点关联的是,昨天下去带苗去游泳馆游了一个小时的泳,室内水温稍稍有点凉而已。感觉也不像感冒,苗没有打喷嚏、流鼻涕等症状,仅仅是高烧。

这次烧得真是莫名其妙。。。

儿子长大了

儿子长大了

时间特别容易显现在孩子身上,眼看着孩子就慢慢地长大了。

昨天去肯德基吃饭(对,就是饭,孩子们超爱吃“咖喱鸡饭”),看到新出了个大鸡腿饭,可惜只剩下最后一份。两个孩子都想吃大鸡腿饭,可以想见两个人吵闹争夺的样子,我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:要冷静、一定要冷静,不要被即将到来的风暴所激怒。

让我很惊讶的是,毛豆犹豫一会儿后,居然让给妹妹吃了!让了?让了!…… 整个就餐过程顿时神清气爽,风和日丽。

今天早上,奶奶给了毛豆十元钱,他自己去小吃店吃早餐,还带回两个包子。这也是毛豆第一次自己出去吃东西和买东西,我感觉自己就像见证了历史。

这孩子真地长大了!

2017 桌面

2017 桌面

时尚的程序员群体流行晒桌面,我觉得这个挺有趣,宅男的世界外人很难懂啊。新年第一帖,晒一下我的桌面,感觉这几年桌面就没变化过。希望今年能有一些变化,明年的桌面能有不同。

2017桌面
2017桌面
忙碌的一天

忙碌的一天

今天度过了忙碌的一天,然而其实什么都没有做,至少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。

昨天收到短信,告知了上次交通违规的事(请点击这里了解细节),于是上午就打算去处理这事。先跑蛇口交警大队,据说打印机坏了,不处理,然后跑到南山交警大队去处理(人山人海啊)。结论是罚两百,不扣分,因此其实不用打印,直接在自助终端交罚款就行。在查询的时候咨询了交警同志,也认为这种罚单是有疑问的,想想折腾回江西提出异议的各种可能,还是直接交罚款了事。

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。

中午收到了windows系统升级的通知,于是习惯性的点击同意:升级失败回退一次;再次升级,中间异常退出若干次;升级完成后,出现几段鸡汤文字,然后卡死一次;冒险重新启动,然后发现程序异常一次……各种心惊肉跳的感觉。终于升级完成,版本变成”14393 187″,忍不住吐槽:真丑!微软越做越奇葩了,是因为三哥当头了么?

一下午就这么过去了。

晚上看着熊孩子写作业,怒火中烧,怎么就教不会?!

一天就这么过去了。

 

与苗的对话

与苗的对话

今天苗开学,早上心情很激动,早早就起来了。象往常一样,骑自行车驮着苗去深圳湾关口集合。

路上一般都和苗有说有笑,轻松快乐,然而今天苗忽然问了一些问题,让我心情十分唏嘘:

“爸爸,我以后能在深圳上小学吗?”

“恐怕不能 ……”

“为什么不能在深圳上小学?”

“哦,因为深圳这边的学校不允许招收香港的小孩 ……”

“那我是香港小孩吗?”

“嗯,是的 ……”

“那哥哥是大陆小孩吗?”

“啊,哥哥是大陆小孩。”

“为什么我不能是大陆小孩呢?”

“……大陆只允许一家生一个小孩,所以我们当时就跑香港生你了……”

……

现在也没别的想法,只希望苗能健康快乐地成长。

家乡的味道

家乡的味道

孩子们放暑假,带他们回到了家乡,一个位于江西的典型四线小城市。一条河穿城而过,每天都有很多孩子在河里游泳、戏水,天气也不出所料地进入了烧烤模式。

家乡变化很大,对于很久没有回来的我来说,感觉已经有点陌生。以前熟悉的地方现在都改变了,印象中稻花飘香的田野现在盖满了楼房,我实在想不通这个小城怎么会有这么多楼房。所幸的是城市主干道没有改变,沿着这路我还能逐渐找回以前的记忆。

而最让我惊讶的是家旁边巷子里的那家馒头铺还在,还是一样的老面馒头、花卷以及我最爱的大肉包子!还是那家人在做各式面点,还是印象中的味道,甚至连营业时间都没有变:从早上6点到早上8点!到点就收摊,提前卖完就提前收摊。每次都是早早去排队买馒头和包子,晚了就没了,店家一如既往地没想着多卖点、多赚点。真希望这馒头铺能一直做下去,这样的味道能长久地保持下去。

 

办理回港证

办理回港证

小苗的回港证(就是红本那个)下个月月中到期,不过考虑到想带小苗回老家过暑假(游泳、爬山、各种爽),实在不想中途再回深圳一趟,因此决定这个月就把事给办了。

1、资料

先说一下办证的一些必备资料以及相关细节:

(1)自己的港澳通行证。

(2)过关时打印的小标签,就是说明入境时间、停留时间的那张小纸条(网络上的大部分资料没有提到这个,事实上这个是要求的。当然也可能不同事务处或者办事员要求有差异)。

(3)小孩的原回港证、回乡证(网络资料同样没有提到回乡证,但我遇到的办事员要求检查回乡证)。

(4)小孩的照片、出生纸(有身份证亦可)。

(5)小孩的学籍表(如果没有在港入学,则需要另外填一个副署人的表,貌似没要求是港人,因此应该大陆人也可以,具体还是问事务处吧)。

(6)现场会要求填一张资料表,入境处贴了模板,照着填就好了。

(7)以上资料都无需复印,现场办事员自己会复印。

(8)办证费用是港币140元,请注意现场只接受现金或者刷“易办事”,不接受信用卡、银联、银通、八达通等各类卡。

2、流程

(1)首先是预约。在“香港政府一站通”网站,预约申请旅行证件即可。可以预约当日起24日之内的时间。建议及早预约,尤其是寒、暑假期间,几乎每天都是满满当当的。预约时登记出生纸,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入境事务处即可。

(2)提前大约半小时到入境事务处拿筹。太早了也没用,不会给派筹。比如预约的10点,大约9:30到即可。

(3)拿筹同时会给一张资料表填写,然后等着叫号。

(4)叫号后到相应的位置办理,主要是检查各类资料原件,办事员自己复印必要的资料。这个环节完事后,办事员会告诉到某个窗口前等待叫名字交钱。

(5)等着叫名字、交完钱,直接就能拿到新回港证,所有流程结束。如果资料都准备好、一切顺利的话,在入境事务处大约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。

3、入境事务处

作为一名标准大陆人,操一口标准南方普通话(没有香港同胞经常嘲笑的儿化音),我其实是比较怵去香港办事的。香港那曲折的小径、销魂的鸟语、高冷的白眼、迷一样的城市丛林,让我每次去都有莫名的恐慌感。由于办理回港证要求小孩必须亲自到场,为了避免出现带着孩子在香港街头四顾茫然的悲剧性场面,我决定先踩点,先比较一下大陆朋友们喜闻乐见的入境事务处,然后再决定最终预约。

从深圳湾出发的话,元朗入境事务处、西九龙入境事务处等经常被提及。而如果是从福田或者罗湖出发的话,可能其他事务处(比如火炭入境事务处)更合适一些。

这里说点题外话,网络上的一些资讯有很多问题:

(1)过时。比如西九龙入境事务处实际上已经不在油麻地了。

(2)无用。可能某些攻略是妈妈们写的,如果你对地形比较熟悉,自然很有帮助,如果你和我一样初到宝地,估计仍然会一头雾水。比如某些魔幻性的描述“沿着车流走两个路口,右拐。。。”,事实证明没有包含某些曲折小径的路口,而且诸如“右拐”、“左拐”之后,还有一大段弯曲的路要走,一时半会没找到,实在让人忐忑不安。作为一名工科男,我将给出理性的地图来描绘路线,一图胜过千言万语,真正的简约而不简单。

(3)混乱。有些人给出的建议实际上是办理回乡证,而不是办理回港证。我觉得这些人可能就是网络传说的“回帖不看帖”人士。

3.1、元朗入境事务处

这个是最近、最方便的事务处。

(元朗入境事务处已经搬离“富达广场”,搬入“元朗政府合署1楼”,因此原有资料已经不和事宜,删除。)

3.2、西九龙入境事务处

可能是暑假的原因,元朗事务处里人比较多,因此我决定继续踩点西九龙。这个点可能是走路最多的一个点,原因就在于从尖东到尖沙咀这段挺长、而且需要走路。

基本路程:(1)从深圳湾坐B2P,第一站下,到达天水围地铁站。(2)坐西铁(红磡方向)至尖东。(3)出闸口但是不出地铁站,沿着指示,步行至尖沙咀站B2出口。(4)沿金马伦道、加拿分道至金巴利街即可。如下图所示:

西九龙入境事务处
西九龙入境事务处

这个事务处的人也比较多。

3.3、沙田入境事务处

当我上网预约的时候,悲催地发现:上面两个事务处全满!只能预约到沙田入境事务处!此事充分说明:干活要乘早,拖延症害死人。不得已,再次走上踩点的旅程。

这个事务处是如此遥远,仅仅在地铁里就要度过漫长的一个多小时。同时,它又是如此的醒目,居然在一个政府大楼里,也就是“沙田政府合署”,沿路都有路牌指示,想迷路都不太可能,因此完全不需要上述地图指引。

基本路程:(1)从深圳湾坐B2P,第一站下,到达天水围地铁站。(2)坐西铁(红磡方向)至终点红磡。(3)步出西铁车门的一刻,你就能看到对面的东铁(罗湖方向),走过去,坐下来,到“沙田”站下,从B出口出。(4)沿着人行道、看着路标“沙田政府合署”的指示走即可。

再跑跑题。我在政府合署旁边的一个商场内发现了IKEA!作为深圳IKEA的常客,我兴冲冲地溜达过去参观一下,天呀,SO TINY!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。

4、注意事项

排队的时候要保持好队形,避免被人误认为是插队。

如果你能操一口流利的白话,恭喜你,你完全可以和办事员谈笑风生。如果你和我一样只会说普通话(还好,是南方普通话),请保持低调、请保持同理心,紧紧地盯着显示屏,竖起耳朵仔细听广播。

最重要的是照顾好自己的小孩!

办理“其他”港澳通行证

办理“其他”港澳通行证

由于港府的要求,深圳去年将港澳通行证限制为“一周一行”。港府赤裸裸地羞辱深圳居民,我对此感觉很愤怒。既然是国家政策,也无可奈何。平时倒没有什么影响,我基本只是两周左右才去一趟香港,到幼儿园换被褥而已。然而有些时候,又确实让人感觉很不方便。比如有次临时有事去了趟幼儿园,后续周末幼儿园的活动就没办法参与了,颇感遗憾。

在此特别感谢深圳公安部门!在“一周一行”推行了一周年后,针对双非家庭的情况,允许办理“其他”类型的港澳通行证,可以一周多行。

所谓“其他”,是指在预约办理签注时,必须选择“其他”类型(请注意,不要选择“探亲”)。由此可见这种情况对公安部门来说,也是非常特殊的一种考虑,实在是非常感谢!

其他流程与办理普通的签注是一样的,但是有些材料需要单独准备:

(1)孩子的香港出生纸原件和复印件。验原件,收复印件。

(2)孩子的回乡证原件和复印件(正、反面复印在一张纸上),验原件,收复印件。

(3)孩子的回港证原件和复印件,验原件,收复印件。

(4)学校学籍表原件和复印件(复印封面、照片页以及校历表页),同样是验原件,收复印件。

(5)自己的身份证、港澳通行证原件,无需复印。

预约时登记为“其他”类型,小孩实际可以不用到现场。但是如果登记为“探亲”类型,则小孩需要到现场拍照。

整个流程大约半个小时搞定,简单干脆,效率很高。为深圳公安点赞!

2017-04-12更新:

签证快到期,今天办理重新续期。与普通港澳通行证不同的是:不能通过微信、电话委托邮政办理,需要本人在网站上预约、本人到公安局去办理重新签注,因此一定要上网提前预约好。

有些地方需注意:

(1)如果是夫妻两人同时办理,在网站上也需要预约两个独立的号,各复印件都需要准备两份。只需要一个人去公安局办理,但是两个人的证件都要带齐全。

(2)现场只支持刷银联卡支付。

(3)现场可以免费复印,不过人比较多,建议在家先都复印好,免得耽误时间。

2018-03-20 更新:

今天去办续签,沮丧而回。

请注意,务必要带小孩的回乡证、回港证原件,只有复印件是不行的。考虑到孩子日常还需要证件过关,因此预约时间只能安排在孩子放学之后、下午5:30之前,要么就是孩子请假或者放假期间了。

这个步骤有些繁琐。其实完全没有必要,因为回港证、回乡证都是五年有效,公安部门已经在去年办证的时候存档了(如果是扫描进电脑的话就更方便查询),完全没有必要每年重复这个验证。

进一步思考的话,甚至港澳通行证“一年一签”是否合理? 毕竟现在去加拿大都是十年一签了,去香港反而是“一年一签”。在如今呼吁“粤港澳大湾区”建设的背景下,此举尤其不合时宜。就算不“十年一签”,至少也可以和回乡证、回港证一样,做到“五年一签”吧。

2019-02-22 更新:

(1)支持微信扫码支付了。

(2)增加了学籍表的复印要求,需要复印:封面、照片页(也就是学校盖章页)以及校历表。

退休

退休

这个国庆有点意思,初中同学聚会、高中同学聚会、大学同学回母校聚会,而我居然都没有参加。感谢微信,的确是个好东西,很多已经失去联系的朋友通过微信又重现联系在一起了。

初中同学曲曲折折地联系到我,把我加入初中群,我才惊觉时间居然已经这么久,已经25年了!连名字都已经忘记,许多面孔已经完全认不出来(当然,有很多和我一样已经变形了)。群里各种晒照、各种秀,同学们在老家过得很欢乐,感觉很陌生,似乎和自己是平行线。

而最让我激动的是,居然联系到初中同桌!一眼就认出了她的照片,依稀还是当年的模样。微信上简单地聊了聊,感叹真是沧海桑田。而让我感到震惊的是:当年的小姑娘现在已创业成功,退休了!现在整天琢磨着美食、烘培之类的东西。。。

天啊,我的天啊!退休!当这个词砸到我面前的时候,我承认我几乎被吓到了。弯腰码代码的时候,从来没想过这个词,更从来没想过这种生活,我是不是努力不够?还需要更努力一些才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