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owsed by
Category: 计算机技术

Pi3的奇怪故障

Pi3的奇怪故障

最近遇到的奇怪问题,Pi3总是无故崩溃,然后需要掉电重启才可以。后来发现是:由于自己习惯登录图形界面,只要一VNC登录到Pi的桌面,Pi就崩溃。如果仅仅是远程SSH到Pi,则没有任何问题。

对Pi不太熟悉,简单看了一些log,也没找出所以然。只好做了以下步骤:

(1)卸载vnc4server,然后重新安装vnc4server。

sudo apt remove xrdp vnc4server tightvncserver
sudo apt purge tightvncserver xrdp
sudo apt install vnc4server tightvncserver xrdp

(2)运行“sudo raspi-config”,更新,然后选择第7项“Advanced Options”,接着选择“A5 Resolution”,设置成“1280*720”。

完成这些步骤后,同时关闭了蓝牙和无线,只保留有线连接, 似乎VNC到Pi就没有问题了。

迁移系统至SSD盘

迁移系统至SSD盘

日常工作是使用一台Thinkpad T430,有点年头了,感觉各方面都已经有些吃力。很早就想着将系统转到SSD盘上,但是又不想重装系统,毕竟是正在用的工作电脑,折腾不了那么多时间。

这事就这么搁置下来了……

近日在逛知乎的时候,发现了一篇文章(请点击此处),里面介绍了免费软件可以轻松迁移系统到SSD盘上。大喜之下,从京东购买了msata接口的金士顿 SSD 盘(UV500系列,请点击此处了解),同时从文章中下载了软件,准备进行迁移。

遗憾的事情发生了,文章提到的免费软件已经不支持迁移系统,需要付费才行。后来在网上发现了其中文版本“傲梅分区助手”(请点击此处),似乎是同一厂家的软件。中文版本需要关注公众号,然后从公众号拿到注册码, 免费 ,而且功能上可以迁移系统,耗时大约两小时左右。

过程稍稍有点折腾,不过如果是三星的SSD盘的话可能就省事,因为三星提供了免费系统迁移工具,当然只对三星的SSD盘有效。

迁移过程比想象中简单多了,以前的软件多数都是安装在系统默认的C盘,因此直接就迁移过去了,非常平顺。部分软件安装在其他盘符,在新系统中调整一下盘符,或者卸载部分软件再重新安装即可。

总之,工作量不太大,过程顺利,很满意。

markdown中的换行

markdown中的换行

以前google notebook用来记笔记极好,可惜google放弃了这个产品,后续试了evernote,onenote,有道笔记,以及qmail中的记笔记等,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,实在不太满意。

有朋友推荐用markdown记笔记,使用程序员必备工具VS code就可以直接预览markdown文件。markdown文件本质上就是文本文件,因此结合github等版本管理工具,还很容易对笔记进行版本管理、永不丢失,挺有意思。

markdown语法比较简单,基本上不妨碍记笔记时的思维过程。最近遇到“换行”的问题,简单搜索了一下,原来是采用以下语法:

两下空格后,再按回车键。

稍显麻烦,不过还能接受。

如何迁移系统?

如何迁移系统?

其实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。家里有台旧笔记本,想换SSD硬盘,可是一想到要重装系统,再加上一堆的软件、配置等,实在是耗时耗力,就这么拖着。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篇大牛的文章《如何安全快速的迁移你的系统到固态硬盘》,实在是太棒了!

粗略地阅读了这篇文章,写得非常详细清晰,更主要的是,推荐使用的工具软件也完全可以免费获得,而且还非常好用。以前也看到过类似的文章,不过为了一次迁移专门去购买一套ghost软件,似乎又下不了决心。这下好了,在忙完这段后,就可以再仔细考虑这件事了。

颇有进步的Ubuntu17.10

颇有进步的Ubuntu17.10

自从上次试用了17.04版本后,感觉乏善可陈,以至于对Ubuntu渐渐没有兴趣。最新的17.10版本出来后,一直没有去试用,昨天忽然想起这事,考虑到我们的客户中有些狂热的U粉,不得不安装17.10系统检测我们产品的运行情况,顺带稍稍体验一下17.10。

效果出奇的好!实际上我得说相当意外。

miniSIPServer on Ubuntu 17.10
miniSIPServer on Ubuntu 17.10

C家自Ubuntu14.04这个LTS版本后,桌面产品越做越烂,一代不如一代,即便是16.04这样的LTS版本,也像一个半成品。当年推出MIR和Unity等概念时,也吸引了一些眼球,让人充满期待,可惜最后还只是对macOS的拙劣模仿。

这次17.10据说直接切换到Gnome/Wayland,原以为改动如此巨大(等于跑了几年的车重新回到起点),会有各种不稳定、界面会有各种妖,简单试用下来居然中规中矩,界面和各项操作回归windows风格,这点我比较喜欢,我一直认为windows才是生产力工具。Wayland表现不错,稳定性超出预期,MIR这几年不知道究竟在干什么。

虽然我一直是KDE的粉丝,如果C家和社区能形成合力,集中做好Gnome/Wayland,我觉得未来也会很美好。与其做一堆烂DE(包括KDE),浪费资源,数十年来几无寸进,不如集中精力打磨、升级一个DE。

现在我对18.04版本充满了期待。

Firefox吞噬硬盘

Firefox吞噬硬盘

我承认是个标题党,实际是指Firefox频繁读写对硬盘有一些损害(其他浏览器也有类似的问题,都属于高IO类型软件),来自一篇网络上的文章,原文请点击这里

在这篇文章中也提到了解决方式:在firefox地址栏中输入“about:config”,然后找到参数“browser.sessionstore.interval”,默认值是15000(15秒),修改这个值即可。

从这个参数的含义看,似乎是firefox保存会话(页面)的频率,一般应用而言估计也没太大意义,改大点(例如600000)好了。

 

忙碌的一天

忙碌的一天

今天度过了忙碌的一天,然而其实什么都没有做,至少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。

昨天收到短信,告知了上次交通违规的事(请点击这里了解细节),于是上午就打算去处理这事。先跑蛇口交警大队,据说打印机坏了,不处理,然后跑到南山交警大队去处理(人山人海啊)。结论是罚两百,不扣分,因此其实不用打印,直接在自助终端交罚款就行。在查询的时候咨询了交警同志,也认为这种罚单是有疑问的,想想折腾回江西提出异议的各种可能,还是直接交罚款了事。

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。

中午收到了windows系统升级的通知,于是习惯性的点击同意:升级失败回退一次;再次升级,中间异常退出若干次;升级完成后,出现几段鸡汤文字,然后卡死一次;冒险重新启动,然后发现程序异常一次……各种心惊肉跳的感觉。终于升级完成,版本变成”14393 187″,忍不住吐槽:真丑!微软越做越奇葩了,是因为三哥当头了么?

一下午就这么过去了。

晚上看着熊孩子写作业,怒火中烧,怎么就教不会?!

一天就这么过去了。

 

掉坑里了

掉坑里了

Qt无疑是个非常好的framework,我们一直用TA。虽然不敢说已经是行家里手,不过好歹也开发这么久程序了,渐渐地有些自负起来,因此掉坑里了。

坑来自Qt最经典的设计:signal-slot。我以前的理解这是异步的,常用于模块间解耦。在windows平台,这个理解似乎没错,signal-slot底层依赖window的message机制。而在linux平台,其实现方式默认仍然是callback机制。

callback机制在多线程编程里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“锁”。这次掉坑里,就是在slot中应用“锁”时不小心,导致了死锁。

这次竟然忘了这点! :-(

virtualbox无法启动虚拟机

virtualbox无法启动虚拟机

前几天系统升级到win10,初步体验了一下,感觉不如win7,不过已经升了,也就算了。但是比较闹心的是,virtualbox无法启动虚拟机了!vbox中共创建了两个虚拟机,分别是Debian7(32bit)和Debian7(64bit),都无法启动,一启动就报错:VERR_VM_DRIVER_VERSION_MISMATCH。

在网上查了很久,并重新装了vbox的4.x版本和最新的5.x版本,问题始终存在,一度误解为win10的问题。今天无意中发现vbox安装目录下有driver目录,考虑到出错提示的信息隐约和驱动有关,因此试试安装了其中的驱动,问题居然就好了! 安装文件为以下文件(视vbox具体安装目录而异),右键点击文件,然后点击“安装”即可:

D:\Program Files\Oracle\VirtualBox\drivers\vboxdrv\VBoxDrv.inf

回顾问题,究其原因可能在于win10是升级,而不是全新安装,因此残留了vbox以前的一些配置,而这些信息在两个系统中又是不一致的。vbox自身也有问题,删除旧版本时显然没删干净,至少旧的驱动程序保留下来了。

Apache自动输入密钥文件密码

Apache自动输入密钥文件密码

从startSSL申请了证书并成功加载到apache,这些都是通用步骤,具体可以直接参考startSSL的说明文档:http://www.startssl.com/?app=21

然而由于密钥文件是采用访问密码保护,因此重启apache时,读取密钥文件会要求手工输入密码,例如以下提示信息:

Some of your private key files are encrypted for security reasons.
In order to read them you have to provide the pass phrases.
Enter pass phrase:

这样非常不方便,因此需要将密钥的访问密码告诉apache,并自动输入该密码。

以下步骤都是以root身份进行,系统为Debian 7。

创建shell文件:vi /etc/ssl/apache_pass.sh,并输入以下内容,用于输出访问密码:

#!/bin/sh
echo "1234" <-- 这个是密钥文件的访问密码

出于安全的考虑,将这个文件设置为可执行,并且只能由root访问:

chmod 400 apache_pass.sh
chmod +x apache_pass.sh

接下来就是修改/etc/apache2/mods-available/ssl.conf文件,将SSLPassPhraseDialog由默认的builtin修改为以下值(其实就是执行上述shell文件):

SSLPassPhraseDialog exec:/etc/ssl/apache_pass.sh

完成上述步骤后,重启apache2,将自动输入密钥文件的访问密码,不再需要手工操作。